咨询热线
400-123-4567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邮箱:admin@youweb.com
新时达:9月2日接受机构调研招商证券、上海开思私募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5日新时达(00252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接受机构调研,招商证券、上海开思私募、淡水泉投资、上海榜样投资、上海健顺投资、汇付投资、申万宏源证券、方正证券、国信证券、浙商证券、兴合基金、惠升基金、利幄私募、君牛私募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1、证券事务代表介绍公司整体情况。问:海尔给新时达的赋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新时达拥有三十年控制技术积累,在过往三十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拥有“脑”的技术的公司相对较少。因此新时达是“脑”领域的稀缺公司。也是较少实现了专用控制的横向迭代并且拓展到通用控制领域的控制公司。在广泛的下业中积累了大量的算法和软件基础。因此拥有对“具身”和“I”的深入理解。 (1)新时达专注控制技术三十年,是上市公司中非常少有的从控制技术发展起来,并且实现了控制技术的横向迭代的公司。从本质来说,I相关应用的核心在于软件。因此,所有有“脑”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会被迭代和改变。新时达所拥有的对“脑”的理解积累深厚,更有机会拥抱时代带来的变革。 (2)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文生文、文生图等技术都发展的很快,而机器人的智能化迭代却并不快。这是因为目前机器人技术迭代的卡点在于“数据”,而“数据”依赖“场景”而产生。因此包括机器人在内,所有有“脑”的产品,未来都需要数据和场景来实现自我迭代。但在过去的商业模式中,一个产品卖给用户之后,所产生的数据就很难收利用和分析。而海尔本身拥有各类消费级与工业级场景,未来也有机会让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 (3)海尔拥有全球化的品牌影响力、全球领先的网络资源、世界一流的公司治理体系和“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将助力新时达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其产业资源与行业经验将助力新时达加速场景化落地。问:能否介绍一下公司即将推出的具身智能焊接方案?答: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船舶、钢结构、塔角、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在船舶行业的应用相对较多。该方案具备智慧焊接能力,能够实现工件识别、路径生成以及焊机参数自适应调节。从功能特点来看,具身智能焊接方案主要聚焦于解决柔性问题,力求实现尽可能自适应的免编程焊接。问: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规划?答:公司拟于2025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并在具身/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整机,以轮式类人形构型为核心开展定制化本体研发,未来可轮式和足式切换且采用模块化设计,相关样机研发正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前完成并会进行数据采集和训练。具身机器人整机为自主制造。目前目标场景为自适应抓取机器人分拣系统、智慧焊接、柔性自动化PCB板卡质检、双臂协同装配等场景。公司深耕控制领域三十年,核心是基于算法和软件的控制技术,对“脑”与驱动的理解较深。在被海尔控股之后,将依托集团丰富的工业及家用场景,以解决实际场景需求为导向推进研发和产品落地。问:可以介绍下公司的半导体机器人吗?答:经过三年的持续投入,公司成功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晶圆传输机器人产品矩阵,涵盖分别应用于大气环境和线大系列数十款不同型号的产品,能够覆盖热处理、清洗、刻蚀、薄膜、黄光、减薄、键合等前/后道半导体工艺制程,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并已批量应用于生产模拟芯片、功率芯片、传感器芯片、LED芯片等前道晶圆厂(FB)。问:跟海尔是否存在同业竞争?答:海尔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业务范围主要覆盖智慧住居、大健康和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新时达属于数字经济板块。在海尔控股新时达之前,该板块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相关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业务。而新时达的业务更偏向于底层的产品与控制,一方面,它可以为解决方案型业务提供相关产品;另一方面,在I时代,新时达能够向集团开放更多底层数据,实现场景下的数据协同,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同时,由于新时达拥有集团丰富的应用场景,能够有机会获取场景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反哺产品与研发,有机会实现产品的自学习、自适应与自迭代。因此,海尔集团从事的业务与新时达上市公司从事的业务不仅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形,反而互为补充、相互协同。此外,收购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即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也已正式出具《关于避免与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承诺函》。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2月25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
新时达(002527)主营业务: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业务和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业务。
新时达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44亿元,同比上升8.45%;归母净利润186.54万元,同比上升109.95%;扣非净利润-1568.81万元,同比上升51.47%;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58亿元,同比上升3.4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99.73万元,同比上升112.0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12.5万元,同比下降150.06%;负债率68.54%,投资收益234.51万元,财务费用1217.26万元,毛利率18.3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9.73。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70.43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5.92万,融券余额减少。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